7

查看

0

回复
主题:食养山房[收藏主题]  
siyu6当前离线

94

主题

34

广播

0

粉丝
添加关注

siyu6 发表于:2017-04-28 03:04:28  Post IP:10.10.5.198 |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 

阳光照过庭中嫣红的樱花树,打在原木厚桌上。 桌上,一支月桃枯枝在素朴的竹帘上伸展姿态,时光在此也忍不住放慢了脚步。

闲闲的食养山房主人

五十岁单身的林炳辉,是一个深爱茶道、带股修行人气味的宜兰人。对于过去生平,他多是含笑不语,保持一种神秘,让食养的传奇更加传奇。

八年前当起食养山房主人前,林炳辉从事装潢工作。经由朋友的介绍,租下这一个原本是土鸡城的地方,当起存放货品的仓库。对美感十分要求的他,即使是一间「仓库」,也依个人品味,以最简单的手法让它浸淫滋发出主人的味道。

慢慢的,许多朋友来到这里喝茶、聊天,在这一个空间里,大家总是放松愉快、舍不得离开,于是他不仅住了进来,也决定将这里经营成一个文化创意的人文餐厅。

没菜单的食养山房,卖的是健康的料理,选用当季食材,搭配食器造型的艺术性,让许多人流连忘返。

没有任何大费周章的广告,靠的是口耳相传的方式经营,走的是融合东方禅学风格,没有过度的细致拘谨,但充满禅机 食养山房细腻中有着不拘泥,低调不张扬。

画中画的虚实相生 无论茶室或书房的空间呈现,人们都可以随处都能坐下来聊天喝茶, 悠闲地体验这里的景致、游走在随处都是景、内外虚实的大环境。

食养山房的内部空间,以铁、柜、烛火、中国传统滤纸浆的竹帘等简单元素;

除此,并没有再刻意添购「装饰品」。

用已绝版的竹帘,作为空间区隔, 每个小单位空间在开放中,依然保有其独立性。

这竹帘子创造帘外、帘内 呼应着好山好景,多了层虚实间画中画的暧昧与想象,  

踏进食养山房,几道深咖啡色、来自大陆徽州的细致竹帘垂落,将偌大的舞台只格出四个穿透性的隔间。

侍者一身素染宽服,轻柔声音,徐缓的脚步带着客人就坐。

这一道大家叫它莲花墩,汤里有莲子、菱角、菇类等。林玉明摄

第四道是桑葚露 “你不能不去食养山房。” “真要去了,你未必能订上位”。

这句话真叫吊胃口,是馋死人不偿命的那种。

可这都是真实,去了台湾更觉得如此。我到的第三代食养。

第一代、第二代已变成传说,尽管在阳明山,第二代的食养原址还在,但因为被别人经营,又改了名号,它就不再是食养。

或者说没有了食养该有的人气。

人气是跟着人走的。

所以你看,尽管到新的食养,你得从台北市中心跋山涉水上山路,九曲十八弯,最后还要接受挑战似的下一几近直上直下的陡坡,但这里的位子就是早早订到了几月以后。

别人为生意可以临时加位,这里统统不行。

什么人这么固执,原来就是这个喜欢着白衣白裤的文弱先生。

别把他当生意人看,他可没有生意人见人三分熟的热络,任谁来了,他都是一派散淡,言语细细,温和低调,仿佛可以随时隐去。

事实上,大部分时候,就是如此,他可不会在你们吃饭闲谈之间,突然进来问你们:饭菜怎样啊,可对你们的胃?

对不对胃是你家的事,他只做他的菜。

当然他不会把我当生人看,因为他和林谷芳老师是好朋友,他的第二代食养的照片,上过我们的书《如实生活如是禅》,林老师评价那时的食养,是当代的辋川。

新的这个,则更有魏晋之风,这是林老师的评价。知食养者莫如他。

有许多大陆人到过这里,都想复制这里的环境到自己生活的地方,有一年食养主人就被林老师带到了大陆,去帮忙参与一个场所的设计,夏夜,我们都坐在什刹海一处院落当中,食养主人点了细香营造氛围。

他让我再点一根,我接过来一捏,香就折了。

显出我是个不会侍香的粗汉。汗。 这样的人做食养,细致精细,无可挑剔。

也真巧了,我们去台,还没来得及造访,就看到台湾《联合报》副刊,以三分之二篇幅,刊了一篇《一方天地》的文章,林老师所写,提到台北许多值得去的地方,其中当然就有食养。

图配的正是林老师和他在食养闲坐聊天的情景。

版面编辑很有气魄地让图片占了一千字的面积,但也因此非常养眼,首先是两个白衣白衫的人,闲坐闲谈,映在一片绿吟吟的山水间,仿佛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古代。

而这恰是当代的食养。

人置身食养山房,很大的错觉是外面在下雨,或者刚刚雨过天晴,空气中还留有一份润湿。真正的原因是它依山涧溪流而建,绿树围绕,花映其间,每个空间都通透澄明得几近于无。

正是这近乎于无的空间感,让人会变得心绪悄然,然后发现那一处处的美,原来就在这似有若无中,比如那袅袅燃起的炉香,风吹动的垂帘,暗夜摇曳的烛火……

不消说,这些都是食养主人的匠心。从选址到布局。当然,最绝的还是菜品。 这里是没有菜单的。

因为那些菜,都是主人自己想出来的,他说他懒得照着菜谱做菜,于是便随意混搭出无数的菜。

菜因此闲闲的,像他人一样。

虽然一道道地上,但不会对胃造成逼迫感。

也或许,胃被它不经意的样子给骗住了,只知道接纳,一道一道地接纳。以照片为证,我们那次每个人吃掉了眼前的十道菜。

依稀记得,第一道是红心杷乐与百香果组成;

第二道是手工豆腐配竹笋、墨鱼,一道与一道之间,还会有特制的清口饮品,让你不致将两道美味混在味蕾中。

桑葚露与薰衣草醋,色泽本身就诱人,当然,神奇的还有,一个汤锅子,竟然现场还能绽出莲花来。

说来天下值得记忆的美食挺多,但食养确有一种在美食中安驻下来的魅力,空间如此通透,即使是带着纷乱的思绪而来,它们也会像梳理好的羽毛一样伏贴。

何况还有潺潺的水声,抚慰着那些浮躁之心。

我们去时,还是黄昏,为看周围风景,沿溪流,经过一座石桥,还走过一条拾级而上的山路。

离去时,已是夜深人静,四面听得见虫鸣。这样的夜也该走着体验,主人并不建议我们原路返回。

有人提醒说这里有蛇出没。或许,还会被一些叫不上名的小动物吓着。最安全的方式是坐车离去。

可是食养山房的主人呢?

他的警惕心也需要这么高吗?

这里可是他一点一点营造起来的呀。

从一条溪流想象出一座食养山房的样子,他的想象力中,会不会该有那些个未知小生物存在呢?

我总觉得他不会怕的。他有和它们相处的殊异方式。

林老板是说,你想打造一个这样的空间,提供都市人一个身心灵的宴飨,你必须自己先修行得好。

你经营自己的内在空间到了一个程度,你所打造的外在空间和它提供的享受(菜色、服务、氛围等)都会反映出你的内在。

在充满禅意的茶室内,随着清幽的古乐,喝着武夷山的岩茶,听着老板娓娓道来他的心路历程,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。(后来跟朋友聊天说起和林老板聊到晚上十一点多,朋友直呼不可能。

因为上次他跟几个台湾政坛赫赫有名的人物去吃饭,老板只坐了不到十分钟,惜字如金,沉默得很,可见得林老板真的是性情中人,不是攀附权贵的人。)


引用 | 回复 | 支持(0) | 反对(0)

回复主题:
页面执行0.07813秒 powered by KesionCMS 9.0